:::
(行動版)
|
 |
台北市信義區博愛國民小學簡介
壹、前言:
臺北市政府為落實教育改革的理想,提供信義計畫區內學童充份就學機會,減少鄰近學校學生之密度,提昇教育品質,毅然決定於信義段三小段,三十一地號成立博愛國民小學,並積極於七十七年開始籌備,經由首任校長林塗生先生之悉心規劃,嚴格監工,美崙美奐的校舍建築旋於民國八十一年竣工使用,並於八十一年九月正式創校。
第二任校長周瑞雲女士八十六年八月到任,本著教育家的熱忱,致力於闢建人文精神的教育情境,積極改善學校軟硬體設施,提供無障礙學習空間,維護學生受教權益,奠定學校堅實的發展基礎。
第三任校長蘇再添先生九十六年八月到任,以「博愛亮起來,師生動起來」的主軸下,重視校園溫馨氣氛的營造,在人性基礎上,提升及展現積極、主動、敏捷的行政效能,帶領行政團隊適時支援、服務、導引教師教學,強調目標導向和績效責任。鼓勵教師團隊進行創新教學研究,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並以品格教育為博愛生活之核心,重視學生生活教育、道德教育,倡導三好一公德,即心存善念,口說好話,身做好事,期使學生氣質優雅,彬彬有禮。內化修為後,倡導多元活動,豐富學習內涵,延伸擴展學生的學習領域及學習視野,提供學生發亮的舞台。
104學年度徐建華校長履任,秉持全人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鼓勵並尊重家長的參與;並以「營造溫馨氣氛,提昇學校效能」、「創新教學研究,激發學習動力」、「鼓勵教師進修,厚植專業知能」、「推展品德教育,陶冶健全人格」、「倡導多元活動,豐富學習內涵」、「善用教育經費,建構精緻校園」、「重視適性教育,促進全人發展」、「健全家長組織,活化社區資源」為校務推動目標,致力培養身心健康、主動學習、尊重生命的兒童,重視生活教育、品格教育、體驗學習、精熟基本能力,使活潑快樂學習,發揮潛能。
博愛國小在徐校長用心的推動下,在以下各方面展現特色,並深獲各界掌聲及肯定:
(一)豐富的學生學習活動
(二)專業的教師團隊教學
(三)積極的行政團隊支援
(四)完善的家長溝通機制
(五)溫馨的校園營造空間
(六)創意的課程規劃設計
(七)創新的資訊平台分享
(八)完善的輔導關懷系統
憑藉著博愛親師生優勢條件,徐校長引領著博愛團隊朝向卓越,用心深耕學生的基本能力,強化學生的競爭力,讓「博愛」走出去,並將世界帶進來,現在博愛成為臺北市額滿的名校之一。
貳、學校經營理念:
經營學校最大的目的是要進行學生的人格教育和知識學習的扎根工作,落實教育的功能。徐校長對博愛國小的校務經營有以下的面向及策略:
經營學校的四大面向
-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驅力
- 好奇心和好勝心是學生學習的最大驅動力,學校的教學或其他的活動應該力求變化和創新,以維持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並增進其學習成就感。
- 二、引動教師教學的熱力
- 教師的工作熱忱是教學成功的保證,教學熱忱不單只是教學負責盡職而已,更要富有創意,有創造力的老師才能教導出善於探索的學生。
- 三、提昇組織團隊的活力
- 學校是教學生如何學習的場所,是故,學校組織應該就是學習型組織,透過組織的不斷學習,讓教師、行政人員以及家長的觀念能夠互相激盪、互相溝通,使得組織的活力不斷的展現出來。
- 四、促進社區家長的動力
- 學校教育要有豐碩的成果,必須是學校、社區與家長三方面通力合作方可達成。家長與社區不僅是學校教育發展堅強的助力,也是促進學校向前邁進的強大動力。
經營策略
- 一、歷史觀
- (一)重視學校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功能,期許圓滿解決目前困境。
- 重視脈絡,以歷史觀和未來觀審慎制訂決策。
- 藉由溝通凝聚共識,創造多贏的局面。
- 瞭解社區發展脈絡,共同發展學校與社區共榮的遠景。
- (二)以學校的優勢思考為起點,分析資源取得與分配的原則。
- 瞭解課程發展的歷史,包含所有資源的取得和分享。
- 審視學校的特色,以學生為中心,發展一生一專長。
- 深入體驗並瞭解學校人員相互關連及網絡發展,期能爭取改變的認同。
- 二、未來觀
- (一)創造校舍價值提升,讓博愛國小成為一所兼具環保、健康、科技、人性的校園。
- 用新思維規劃博愛國小未來藍圖。
- 善用每個角落,創造學習的新觸點。
- 重視校園美化綠化,提升學生美感,培養優雅的氣質。
- (二)落實課程發展與提昇教學效能。
- 發展教學任務與目標,確保課程與教學品質,增進師生學習氣氛,發展支持的工作環境。
- 重視教師個人及組織進修,藉由教學省思增進教學效能。
- 協助教師自我生涯規劃,增進教師自我概念。
- 重視教師文化,引發教師教學熱力。
- 引進未來教室,協助教師瞭解知識傳遞改變的路徑,並熟練運用。
- 系統性、規劃學生學習時數、透過精確的調整,加速學生學習。
- (三)引進外部資源,創發學習的新動力。
- 整合學校內外之教學資源以提供師生完善的教學環境。
- 大手拉小手,設置課程豐富且多樣化的社團。
- 延聘學有專精校外人士傳承知識與技藝。
- 廣設運動性社團,提升學生的體能。
- 永續性和系統性設計規劃學生一生一專長。
- (四)協助弱勢學生及家庭,發展學生自我學習策略。
- 創造情境引發教師大愛,真心陪伴弱勢學童。
- 透過外部機構協助弱勢學生家庭問題。
- 注重每位學生的學習優勢,協助發展學生的最佳學習模式。
參、學校概況:
一、學校環境:現有校地二萬三千九百九十三平方公尺,合計七千二百五十坪,屬長方形完整校地。四周分別有松仁路、松德路、信義路、松高路等筆直道路,交通非常便捷,且有公園綠地襯托其間,鬧中取靜,實為信義計畫區內理想的教育園地。
二、現有教室:
現有教室表格
普通教室 |
74間 |
資優/資源班 |
4間 |
自然科教室 |
8 間 |
視聽教室 |
1 間 |
多媒體會議室 |
1 間 |
圖書室 |
1 間 (2樓/3樓) |
美勞科教室 |
3 間 |
諮商室 |
1 間 |
音樂科教室 |
5 間 |
健康中心 |
1 間 |
電腦教室 |
3 間 |
本土/新住民語教室 |
1 間 |
英文教室 |
8 間 |
教師研究室 |
1 間 |
幼兒園教室 |
3 間 |
視訊直播室 |
1間 |
演藝廳 |
1間 (2樓/3樓,約250座位) |
室內溫水游泳池 |
1座 (25公尺) |
室內體育場 |
1座 (6面羽球場) |
桌球練習室 |
1間 (8張球桌) |
|